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运营初期,坐地铁都离不了一张卡——要么排队买单程票,要么刷琴岛通。如何帮乘客省去这个“身外之物”,从移动端想办法。
2018年6月,App上线。早期它的功能非常单一,只能刷码乘坐地铁,且兼容的支付方式并不多。听到乘客这方面的“吐槽”,郭昶和同事就到处“跑”,上线了钱包支付、龙支付、云闪付多种支付方式。
后来乘客又“吐槽”,用地铁App是省事,但价格优势呢?“把坐地铁的价格打下来,把该有的优惠都加进来!”乘客的呼声在郭昶和他的同事这里,变成了实际的行动。后来,App通过钱包支付,实现了换乘优惠、阶梯优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2020年11月的时候,青岛市成为数字人民币第二批试点城市。这时候,郭昶和同事们已经不用被“吐槽”了,他们第一时间提出把数字人民币纳入地铁App支付方式,青岛也成为数字人民币第二批试点城市中第一个可以用数字人民币乘坐地铁和公交的城市。
践行“畅达幸福”服务品牌理念,App在优化乘车主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消费、社交、生活与出行的完美融合。目前,App共有刷码乘车、路径规划、乘客服务、疫情防控、便民缴费、惠民购物等6个大项、26小项的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乘客。今年上线的关爱版,界面字体变大了,板块设置也更简明了,是关爱老年人的一个举措。针对出行不便的人群,App上线了爱心呼叫功能,让他们能一键对接车站,及时解决难题。
为配合疫情防控,进站乘客需要在健康码和App应用之间来回切换,特别到了早晚高峰,影响了乘客通行效率。郭昶和同事就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经过7个日夜的鏖战,多方对接后,终于将乘车码、健康码合二为一,变成了健康乘车码。再到后来的“三码合一”“五验合一”,青岛成为地铁行业内最早实现五码合一功能的城市。
现在,App有800多万注册用户,差不多每两个地铁乘客里就有一个人用它过闸乘车,是青岛市用户量最大、日活最高的C端智能乘车App。后续还将上线智能出行线路规划、车站客流强度、末班可达等功能,试点“双离线”乘车码等便民功能。
郭昶说,不断完善App的各项功能,并不是为了做大做强这个手机应用。坚持人民至上,立足乘客出行需求,提升智慧出行的便利性,让广大市民畅达幸福,才是初心所在。